简介:
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了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导致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家庭生活中的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彼此都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外部理由:“这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
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来源: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
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存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
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向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
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这个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将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这启示我们:
不要在简单找到外部理由就停下脚步了,一定要继续努力挖掘背后的原因。
可能外部理由过于充分,一旦失去这个理由很多人就不会继续进行这件事情了。
如蚂蚁森林,反复在强调的是“保护地球”的使命感和成就感,而不是持续收能量能得到什么,以内因激励用户特续的收取绿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