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束性设计
消耗0碎片

简介:


指限制用户行为,来避免错误操作的发生的设计



例子:


如通过标识传递出危险的信息,通过心理约束来警示用户,以避免危险行为的发生。image-13.png



来源:


唐·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提到:约束性分为心理约束以及物理约束。

心理约束:通过象征符号等方式影响人的认知与思维来限制活动范围。

物理约束:通过简化操作来减少无意识的输入并阻止危险行为的发生。



分类:


在体验设计中,约束也被分为了4个大的类型,分别是:物理约束、文化约束、语义约束、逻辑约束


物理约束


指物理结构上的局限将可能的操作方法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一把圆柱形的钥匙不可能插入一个椭圆形的门孔、USB 数据线接口、三角形的插头等


image-14.png


文化约束


指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社交行为准则,如果置身于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原有的准则和行为就会不适用。

例如大陆的驾驶室在左侧,但是香港地区就是在右侧。再例如日本东京和大阪搭乘电扶梯的站位也有左右的区别。所以文化的约束就更像是不同的社会认知、习惯、历史造就人群的行为差异。

语义约束


指利用某种境况的特殊含义来限定可能的操作方法,一个事物被设计后的结果取决于它是为谁而设计的,同时语义约束依据的是我们对现实情况和外部世界的理解。

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摩托车的挡风玻璃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人驾驶摩托车的方向位置从而使得挡风玻璃必须这么设计。

逻辑约束


指物品组成部分与受其影响事物之间并无物理或文化约束准则,而可能存在着空间或功能上的逻辑关系。

image-1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