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勒定律
消耗0碎片

简介:


也叫“神奇的7±2法则”,指人类的大脑短期记忆存在上限最多可以记忆大约7±2项信息



起源:


这是由美国科学家乔治·A·米勒(George A. Miller)于 1956 年提出,由于短期记忆储存空间的限制,人的大脑最多同时处理 5 到 9 个信息,超过 9 个信息时极易出错,后来也被称为「7 ± 2 法则」。


后来尼尔森·考恩(Nelson Cowan)在 2010 年发表的文章中质疑了定律中的数字 7,他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对于年轻人,短时记忆的组块数量大约在 4 个左右。



生活中的例子:


1. 看手稿打字

一边看着手稿,一边记忆,一边把手稿上的文字逐一码到电脑上,就是用到了米勒定律。试想,如果手稿上的文本不够熟悉,每次看手稿能记住几个字呢?


2. 外卖点餐

打开饿了么,进入一家店,如果其招牌菜在 5 个左右,我们退出该店后还能记得住,如果招牌菜多达十几个,基本退出来后已经不知道刚才看到哪些招牌菜了,需要再次进入看到后回忆起来。如果大多数用户记得住某家店的招牌菜,对于店的营业额提升是有利的。


3. 存电话号码

假如有人手抄给了你一个在某领域很权威的专家的联系电话,你需要将它存到手机中,这时就会启动短时记忆



注意事项:


1、不要乱用 “神奇的7” 为设计进行不必要的限制;

2、将内容整理为较小的单元,以便用户轻松地处理、理解和记忆。



应用:


1、减少用户的选择


用户的工作记忆有限,如果太多选择就会陷入决策瘫痪。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用户在任何时刻必须做出的选择,尤其在导航、表单等。比如手机的导航通常设置为3-5个。


这个一方面是米勒定律的因素,选择不宜过多,二是屏幕尺寸限制,当超过5个时,点击目标相互会过于接近。如果在标签栏放置过多的项目,会让用户难以点中目标。


image.png


2、利用用户的习惯用法

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同一产品内保持一致的设计语言


3、减少用户的记忆量

尽可能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向用户显示他们可以识别的内容,而不是自己记忆和填写。

尽可能让用户选择而不是输入,还有【自动读取、记录信息,减少操作路径、内容可预期】等方法优化用户体验